【劳动育人】一堂生动的佳节美食制作体验课

来源:饮食服务中心 发布:2022-04-02

每逢清明时节,食堂如期制作青团,师生们排队选购品尝,已然变成了在这个传统佳节的一种约定。在品尝青团滋味的同时,对青团的“绿”怎样提取?馅料如何制作?这些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相对陌生。为了让同学们对青团制作有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4月1日,饮食服务中心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带领同学一起制作青团,学院权益部及美食社的共计20余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饮食服务中心沈奇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蔬菜加工间,一堆艾草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沈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这种负责给青团“上色”的植物,“清明时节雨纷纷,只有在湿润的地方才有利于它的生长,而清香的气味也能让青团更具滋味。孔子有云“不时不食”,正是由于这个春天特有的艾草绿,青团这种食物才应运而生,同时馅料里的春笋也只有这个季节才最鲜嫩,过了这个时节,也就品尝不到这种滋味了,这是古人总结的智慧和启示。”

同学们各自分工,有的摘拣艾草,有的给春笋剥壳,现场劳作热火朝天。经过一个小时的劳作,将清洗好的艾草煮熟后与糯米粉揉成面团,剥好的春笋制作成先练,大家一起包制青团。经过二十分钟的蒸煮后,同学们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滋味更加香甜。

此次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由来,也了解到美食得来的不易。(文:沈奇/图:戴依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