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饮食服务中心的厨师们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也忙于在家为自己“充电”。通过菜谱及网络平台学习的方式不断扎实基本功,同时结合各自的地方特点,摸索更多新品菜肴。
一餐厅的厨师们通过网络研讨菜谱,想方设法调配食物,尽量让师生们吃到有营养、色味俱佳的食物。团队有几人是安徽的,安徽菜重火功,味道较为浓郁,碰到不适合大伙餐厅烧制的菜和考虑更多师生的口味,他们便通过微信或钉钉群视频讨论,想办法改变烹饪操作,使其变为大伙餐厅适用菜品。这段时间团队厨师们结合安徽当地的口味特点和食材优势制作了熏干炒腊肉、辣锅桂鱼、香辣鸭块等菜肴。一餐厅经理王建军说:“一个菜再怎么好吃,都容易吃厌,所以想趁现在这个空闲时间,和大家一起想想办法,争对过去日常师生们的意建改变一下,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换换菜品,增加口味。”


二餐厅的厨师罗国财来自黑龙江,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带来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大白菜蒸肉卷和醋溜肉段。淳安的厨师也带来了自家的特色菜肴:色泽红绿分明、口味热辣香浓的“香葱炒熏鱼干”。当然,海宁本地厨师也没有闲着,代表作平菇炒蛋、香芹炒牛柳一一呈上。

宅家不宅技,饮服中心的每位厨师在家坚守“炉灶岗位”,不断摸索提升,为复工开伙做好扎实准备,跃跃欲试为师生开学带去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