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举行“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党委副书记俞吉俊、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钱向红、新民村党委书记陈宏杰等村镇领导;浙江省农科院科研基地管理部主任、书记茹水江,副主任陈小龙;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委员、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学院党委副书记林香娥、副院长金国锋出席本次活动,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学生代表,机关党总支和联合党总支代表参加。

金国锋副院长在介绍劳动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时表示,东方学院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才兼育、产教融合、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紧紧依靠合作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平台,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育人和政企合作、校地合作新模式,争取在党建引领、劳动育人、产教融合、社会公益等相关工作上实现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申屠莉书记向长安镇、省农科院对学院劳动教育的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这次学院联合长安镇新民村和省农科院,打造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旨在通过三方合作共建,开展大学生农耕实践、基层党建活动、社会公益合作等新时代主旋律、正能量的劳动实践教育探索。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断探索中开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新途径,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劳育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引导广大学生立足勤奋学习,立志劳动创造,切实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三是积极建构全方位、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俞吉俊书记对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长安镇与东方学院的合作由来已久,此次三方合作共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对以往校地合作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也是新时势下进一步整合校地资源优势、推动劳动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的有力举措;他希望广大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提供的平台和资源,补齐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短板,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不断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茹水江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教育基地的建立与活动开展,将进一步推进东方学院和农科院合作向纵深发展。今后,农科院杨渡基地将作为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科技后盾,全力配合教育基地工作开展,为教育基地提供技术支持。

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位于学院北门外闲置用地,共占地约20亩,规划建设分为农垦区、实践体验区两大功能区块,其中农垦区10亩、实践体验区10亩。鉴于地理位置及便于后期日常管理,基地一般以油菜、向日葵等农作物为主,后续根据开发建设使用周期和管理运作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方签约、揭牌仪式结束后,农科院科研基地专家张尧锋带领师生开垦土地、施肥料和播撒油菜花种子,使师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贴近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

(图:孙舒愉、金佩霞、杨洁)